榔榆樹形優美,姿態瀟灑,樹皮斑駁,枝葉細密,在庭院中孤植、叢植,或與亭榭、山石配置都很合適。也可選作廠礦區綠化樹種。榔榆木樹堅硬,可供工業用材;莖皮纖維強韌,可作繩索和人造纖維;根、皮、嫩葉入藥有消腫止痛、解毒治熱的功效,外敷治水火燙傷;葉制土農藥,可殺紅蜘蛛。
分布于河北、山東、江蘇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臺灣、江西、廣東、廣西、湖南、湖北、貴州、四川、陜西、河南蘇州等省區。日本、朝鮮也有分布。[2]
適宜地區:華南地區、華中地區。
榔榆為落葉喬木,高10~20米,胸徑可達1米。樹皮紅褐色或綠褐色,為不規則鱗狀薄片剝落。幼枝深褐色,有毛,后漸脫落。單葉互生,葉片長橢圓形、卵形或倒卵形,長2~5厘米,寬1~2.5厘米,先端短尖,基部鈍圓,兩側稍不相等,葉緣具單鋸齒,表面光滑,深綠色,背面幼時被毛,后漸脫落,僅脈腋有簇生毛。
榔榆
葉柄長2~6毫米,被毛花兩性,簇生于葉腋;花被杯狀,4深裂,裂片橢圓形,膜質,宿存;雄蕊4,與花被片對生,花藥橢圓形;子房上位,花柱2裂,向外反卷?;üEc花被之間具關節。果為扁平的翅果,橢圓形或橢圓狀卵形,長0.8~1.2厘米,翅較狹而厚,頂端2裂,無毛,種子位于翅的中央?;ㄆ?~9月,果期9~10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