樹型 | 一般以上 |
---|---|
胸徑 | 38 |
樹齡 | 38 |
產地/廠家 | 山東 江蘇 |
樹高 | 15 |
主干高 | 3.5 |
胸徑年生長量 | 1 |
高度年生長量 | 50 |
生長環境 | 移植 |
品牌 | 邳州 |
型號 | 38公分 |
銀杏樹、銀杏苗木、白果樹詳細數據參數:
銀杏樹、銀杏苗木、銀杏苗生長對環境的要求:
銀杏的根系有兩個特點:一是肉質根,皮層很厚,含水量很高,因此生命力特強,特別耐移栽。二是當銀杏根系受傷后,其傷口愈合慢,發新根遲。從移栽到完全恢復樹勢,是隨著樹齡的增加而延長,所以要盡量種低齡樹。在無特別技術措施保障下,避免特大樹的移栽。
對土壤的要求:銀杏是深根性樹種,壽命特長,根系尤為龐大,吸收肥水性能良好,所以對土壤要求不嚴。銀杏在中性土、酸性土或鈣質土及壤土、粘土都能生長,最適宜的pH值為6.0~7.5。但最喜深厚、肥沃和通氣良好的沙質土壤,所以銀杏完全適合在上海地區生長。
對水分的要求:銀杏是一個喜濕樹種,但也耐一定的干旱。銀杏最適宜的田間持水量為65%~75%,超過80%,土壤中空氣不足,會影響根系的生長和養分的吸收,樹勢衰弱,持水量低于60%,影響光合作用,妨礙銀杏正常生長。
對溫度的要求:春天當10厘米深處的地溫在6℃以上時,根系開始活動;在12℃以上時開始發新根;15~18℃為根系的速生期;20℃以上時,根生長漸趨緩慢,23℃以上時根生長受到抑制。
當氣溫達8℃以上開始發芽,12℃以上時抽枝,15℃以上顯花。在26℃時,銀杏葉片的光合速率最高,隨著溫度的下降或上升光合速率都隨著升降。當氣溫達到37℃時,銀杏葉片的光合速率為最低點。所以當天氣干旱的高溫季節,適當灌水,可降低氣溫,提高銀杏葉的光合速率。
對光照的要求:銀杏是一個典型的強陽性樹種,對光照要求十分嚴格,如銀杏長在其他樹種之旁或為其他樹種所遮蔽,或栽植密度過大,光照不足,大多表現生長不良,枝條細弱,葉片薄而黃,內膛枝條枯死而光禿,影響生長和結果。
銀杏樹快速生長方法:
怎么樣才能讓銀杏樹長的快點,需要從三個方面入手解決這個問題,首先確定銀杏需要吸收的主要營養元素,其次正確使用肥料,第三注意施肥時間及相關事項,下面將從這幾個方面詳細介紹:
一、銀杏需要吸收的主要營養元素
銀杏在生長發育的不同階段,需要吸收不同的營養成分,其中N、P、K三要素要占樹體干重的45%左右,微量元素盡管所占的比重小,但也是必不可少的。
二、肥料類別及使用
1.基肥施用。基肥主要用有機肥,有機肥料養分全,而且可以改良土壤結構,如廄肥,堆肥,雞、牛、等糞便,一般畝施2000-3000公斤,時間一般以9-10月為宜。秋后早施,土溫較高,有利于根系傷口的愈合,并能長出新根。增強第二年早春根系的吸收能力。
2.適時追肥。追肥又叫補肥,有利于當年壯樹、高產優質,并為第二年開花結實補充養分。銀杏樹追肥的特點是:第一,追肥種類、數量不受限制;第二,銀杏的新梢生長時間短,增加枝葉量是其主要矛盾。因此,追肥時間要求比較嚴格,追肥的原則是以生長前期為主,70%以上的肥料應在前期使用,中后期適當補充即可。第三,銀杏具有多種經營目的,如采葉、收獲果實、生產木材、綠化觀賞等。因此追肥時間、數量和方式差異很大。
一般來講,一年最好施肥三次,春季于3月中上旬,新根生長初期,根系的吸收能力弱,而展葉、開花等消耗養分多,主要施用氮肥,適當加配磷肥;夏季在5月中上旬。花期剛過,果實迅速生長,也正是新梢生長旺期,消耗養分多,此時仍以速效氮肥為主,配合少量磷肥;秋季約在7月中下旬,正值種子硬核期,為提高種子的品質和產量,需要氮、磷、鉀三要素混合施用。
三、施肥中注意事項
1.科學地確定施肥量由于影響施肥量的因素很多,如樹勢、產量、樹齡、品種、土壤、氣候以及管理水平。因此,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,提出合理的施肥方案。目前,科學施肥量是根據樹體養分狀況來決定,應用葉片養分分析是確定科學施肥量的可靠依據,用葉片的營養狀況來判斷樹體營養水平。但大多數施肥是根據實踐經驗來進行的。
2.根外追肥的最佳時間在傍晚,傍晚前后根系的吸收和利用率高。另外,最好選擇在下雨后進行。
3.追肥過程中,銀杏樹價格,在注意一些配伍禁忌。如酸性肥料只能與酸性農藥使用,而不能與堿性農藥使用。
另外也可以使用促進銀杏樹快速生長的速長增粗劑。
北方鹽堿地如何種植銀杏樹技術:
在北方鹽堿地區,銀杏只能在含鹽量0.15%以下的土壤中正常生長,在含鹽量0.2%以上的土壤中則生長不良。筆者所在單位采取秋末栽植的方法,有效提高了銀杏苗木在北方鹽堿土地區的成活率,現將有關技術要點介紹如下,僅供參考。
一、栽植時間秋季栽植銀杏,以十一月份中旬為好。此時銀杏樹葉已基本落完,樹體蒸騰量減小,不易失水,且此時地溫尚高,根系生長正處于第三個高峰期,根系傷口能夠很快愈合,并能繼續發根,另外,此時氣溫較低,水分蒸發減小,土壤不易返堿。
二、栽植前的準備工作1.種植穴的挖掘。種植穴的尺寸為100×100×80厘米(長×寬×深),挖掘時必須挖到老土,坑底不能有磚頭瓦塊或其他建筑垃圾。
2.客土。因銀杏只能在含鹽量0.15%的以下的輕度鹽堿土中正常生長,故筆者將pH8.7,含鹽量0.2%的原種植土更換為pH8.2,含鹽量0.1%的砂質壤土,并以3∶1的比例拌入粗河沙,拌沙的目的主要是增強土壤的通透性。
3.種植穴的處理。我們在坑底鋪20厘米厚的樹葉,樹葉噴百菌清進行消毒,并拌入0.25公斤硫磺粉,然后再墊新土,每墊10厘米踩踏一次,土填夠深度后撒一層硫酸亞鐵,用量為每平方米0.15公斤。鋪墊樹葉的目的,一是作為隔堿層有隔堿的作用,二是樹葉腐爛時會產生一些熱量,能提高地溫,可促發新根(因其上墊有新土,不會燒根),三是樹葉腐爛后是較好的基肥;樹葉中拌入硫磺粉,即可以殺菌消毒,還可以提高腐葉肥的酸度;在土上撒硫酸亞鐵是為了在土壤中形成一層酸膜,可以有效防止土壤返堿。
4.苗木的修剪銀杏一般不作修剪,但種植時應將運輸過程中折斷或受傷的樹枝剪掉,還可將部分重疊枝、交叉枝疏除,對于樹齡長,樹冠大,側枝較多的植株,適當對枝條進行輕短截是非常必要的,但應注意樹冠整體形態的平衡,盡量保持原冠形。修剪后,應及時對大的剪口用調和漆或石蠟等進行涂抹處理。
三、種植將植株放入種植坑內,按起苗時所記南枝擺正方向(即南枝向南),將苗擺正后,把包裹土球的草袋剪開攤平,再填土,并分層踏實。栽植時一定要注意兩個問題:一是不能在踩踏回填土時將土球踩碎,以免傷到根系;二是種植深度應與植株原土印保持一致,過深則易在春天發生悶芽,過淺易在冬天凍傷根系。種植后馬上澆頭水,三天后澆二水,再過三天澆三水,三水后待表土略干即可在根頸部封堰培土,培土厚度為35厘米左右。為防止新植苗木被大風吹斜,應用竹竿按120度夾角搭設三角支撐,此后還要及時用草繩纏干,可有效防止凍害和陽光灼傷。
養護銀杏樹、銀杏苗、銀杏苗木、白果樹、銀杏的科學方法:
銀杏以其高貴的身份,獨特的姿態,倍受人們的喜愛。在自然生長條件下,它具有很強的抗性,但盆栽時卻顯得十分嬌嫩。
銀杏為典型的肉質根植物,它的韌皮肥厚且呈海綿狀,其吸水能力是其他樹種的數倍甚至數十倍,如用養護其他樹種的方法來照料銀杏,十有八九都難以成活。
根據銀杏的生長特性,概括成以下口訣,在此與各位讀者分享:
選得銀杏細掂量,用土忌肥忌粘壤;素沙栽培有學問,通風透氣發根強。初栽樁坯莫澆水,見有新葉也不忙;平時少噴葉面水,樁體最怕水淋淌。特別“關照”無必要,天將降雨便是量。發現新葉萎蔫時,切莫誤當失水相;若是再將水來補,便是雪上又加霜。遇此情形先別急,離土三日陰處晾;韌皮患否色分明,病患邊緣更明朗。患部水漬綿腐狀,尋根究底辨方向;利器剖剔莫留情,刮凈患皮再放晾。高錳酸鉀先水洗,再用甲基托布津;最好加點生根劑,掌握濃度和劑量。化學制劑各有別,說明書上見端詳;浸泡時間知長短,只需一晝一夜長。待得藥液全吸盡,桐油涂遍創口上;余下藥液清盆缽,重把樁體放中央。素沙深植且高培,盆沿欠高加圈框;這里重復說一句,還是不必澆水忙。待到新芽展開日,再澆底水要控量;健樁長得根滿盆,換盆換土換模樣。
銀杏樹繁殖幾種常見的方法:
銀杏樹樹形優美、秋季葉色金黃,適宜作庭蔭樹、行道樹及觀賞樹,常常被作為園林綠化的首選樹種。銀杏的繁殖方法很多,大致有播種、分蘗、扦插、嫁接4種方法。
播種繁殖
秋季種子采收后,去掉外種皮,將帶中果皮的種子曬干,當年即可冬播或翌年春播(若春播,必須先進行混沙層積催芽)。播種時,將種子胚芽橫放在播種溝內,播后覆土3厘米~4厘米厚并壓實。當年幼苗可長至15厘米~25厘米高,秋季落葉后,即可移植。
必須注意的是,播種繁殖要建立專門的苗圃。苗圃應選地勢較高、排水良好、水源充足、灌溉方便的地方,同時要精耕細作,整平地面,施足底肥,并要注意防治地下害蟲。播種數量,視白果大小而定,一般每畝播種25公斤左右,可出苗1.5萬~2萬株。開溝播種時,先澆底水,再將白果側放于溝內,如已出芽,將芽尖向下放置,然后覆土約3厘米即告結束。
如條件允許,覆土后應再蓋一層塑料薄膜,以保持其濕度和溫度。當胚芽出土后適當通氣,逐漸揭開薄膜。6月份以后,有條件的應進行遮陰。第一年銀杏苗木嫩弱,不宜施過量的化肥,要掌握薄肥淡施。如遇大雨,要及時放水并要適時松土。
分蘗繁殖
利用銀杏樹的根際萌蘗進行,分蘗繁殖是一種常用的方法。銀杏樹由于大砧高接,大樹根部易產生大量的萌蘗,任其自然生長多年,則可形成“懷中抱子”的銀杏園林風景。如果切除根蘗繁育苗木,不但節省種子,而且生長快,開花結果早。
分蘗繁殖可采用兩種方法:一是利用原有根蘗切離繁殖,二是挖溝斷根促發新蘗繁殖。利用原根蘗切離繁殖是最簡便的一種方法。每年七八月間,在根蘗莖部先進行環形剝皮后培土,經過一個多月后環剝處就能發出新根,第二年春天就可切離母體直接定植。
挖溝斷根促發新蘗是在秋季進行,在大銀杏樹附近適當的地方,挖深寬各50厘米的環狀溝,切斷側根,再填入混有肥料的土壤,生長一年即可切離形成新苗。利用分蘗繁殖的小苗,可以直接定植,不需在苗圃里再進行培育,因此,名為分蘗育苗,實為分蘗定株。
扦插繁殖
扦插繁殖分為老枝扦插和嫩枝扦插兩種。
老枝扦插一般于春季3月~4月剪取母株上一、二年生健壯、充實的枝條,剪成每段10厘米~15厘米長的插條,扦插于細黃沙或疏松的土壤中,插后澆足水,保持土壤濕潤,約40天即可生根。成活后,進行正常管理。第二年春季即可移植。此法適用于大面積綠化育苗等。
嫩枝扦插是在7月上旬,取下當年生半木質化枝條,剪成2芽一節的插穗或3芽一節的插穗,用100ppmABT生根粉浸泡后,插入透氣砂質土壤苗床,注意遮陰,保持空氣濕度,待發根后再帶土移栽普通苗床。
嫁接繁殖
嫁接繁殖是銀杏栽培中主要的繁殖方法,可提早結果,使植株矮化、豐滿、豐產。一般于春季3月中旬~4月上旬采用皮下枝接、剝皮接或切接等方法進行嫁接。接穗多選自20年~30年生、生長力強、結果旺盛的植株。一般選用3年~4年生枝上具有4個左右的短枝作接穗,每株一般接3枝~5枝。嫁接后5年~8年開始結果。